從事內科疾病及肝病診治近50余年,曾師從于著名中醫老專家王新午、麻瑞亭兩位先生。首倡元代醫家朱丹溪“相火論”學說及內生火熱理論指導臨床肝病治療。臨床診治中按疾病的發展過程將病理性相火分為5種:即郁熱相火、血熱相火、濕熱相火、陰虛相火、相火虛衰,應用于臨床,療效顯著。曾多次參加國內外中醫肝病學術會議和肝病科研,撰寫學術論文50余篇,獲獎科研成果多項:“乙型肝炎中醫病機規律探討”和“電子計算機在肝病診治中的應用”分別獲西安市政府1986年科技進步三、四等獎;“碧云砂乙肝靈” 獲陜西省政府1987年科技進步三等獎;“中藥肝毒清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實驗研究” 獲西安市政府1992年科技進步一等獎;“健肝口服液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獲西安市政府199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黃元御醫學全書》合作整理研究項目榮獲西安市衛生局1997年度科研成果一等獎;《麻瑞亭治驗集》合作整理研究項目榮獲1997年度陜西省中醫藥科研成果二等獎;并主持研制開發的船艙式飲片儲藏柜和活動飲片調劑柜均獲國家級專利。學術論文“相火學說在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應用”曾受邀到前蘇聯醫學科學院、日本東京北里大醫科大學進行學術講座和交流。韓國漢方學術研究??夺t林》,1994年出刊的219期、220期以“丹溪相火學說的研究和應用”分別介紹了其學術思想。共帶教研究生20余人。
楊震,男,1940年6月出生,西安市人,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畢業于西安中醫講師團,1970年在西安醫科大學進修深造。曾師從于著名中醫老專家王新午、麻瑞亭兩位先生?,F任陜西省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陜西省名老中醫,國家級學術經驗繼承人導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陜西分會副會長,陜西省西安市中醫學會副會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申中心新藥評審委員。曾任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第八、九屆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常委會資審委副主任。兼任《中國全科醫學》、《世界中醫藥》、《陜西中醫》雜志編委。鑒于他在中醫學術上的重要貢獻,他連續3年相繼獲得了政府嘉獎和殊榮,1990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1991年被授予陜西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醫專家,1992年又被國務院批準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